相关资讯

杜甫五律《宿江边阁》读记
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12:59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杜甫五律《宿江边阁》读记

(小河西)

杜甫于永泰二年(766)春末到夔州,夏秋间迁白帝城西的西阁。于大历二年(767)春末自西阁迁赤甲。此诗作于永泰二年秋。

宿江边阁(杜甫)

暝色延山径,高斋次水门。薄云岩际宿,孤月浪中翻。

鹳鹤追飞静,豺狼得食喧。不眠忧战伐,无力正乾坤。

暝色:夜色。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林壑敛暝色,云霞收夕霏。”《菩萨蛮》(李白):“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”

高斋:指西阁。西阁建在高处,故名。水门:即夔门。指三峡西口。《长江》(杜甫):“众水会涪万,瞿塘争一门。”

岩际: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》(梁-何逊):“薄云岩际出,初月波中上。”

鹳鹤:《东山》(诗经):“鹳鸣于垤,妇叹于室。”

静:《入若邪溪》(梁-王籍):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”《题张氏隐居》(杜甫):“春山无伴独相求,伐木丁丁山更幽。”

【大意】暮色从山上小径蔓延,一直到临近夔门的高高的阁楼。薄云在山岩之间浮动,孤月的影子随着波浪翻动。鹳鹤追飞显得十分安静,豺狼捕得食物还喧闹不停。担忧战乱不止俺夜不能寐,实在没能力拨乱反正。
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诗首联写时地。时间是傍晚。夜幕降临。地点是临近夔门的西阁。次联写西阁所见。薄云宿于岩际,孤月翻于浪中。(杜甫此时也是宿于岩际,也像翻于浪中。“薄”、“孤”二字写自己。)三联写西阁见闻。鹳鹤相呼追飞,却没声响;豺狼捕得食物,暄声不停。“静”、“暄”二字对照强烈。(似有寓意。鹳鹤追飞,很安静很美。豺狼争食,很喧腾很残忍。)尾联写所思。夜不能寐乃因有战伐,俺没能力矫正乾坤。显然杜甫指的是永泰元年(765)发生的由崔旰杀郭英乂引发的蜀中大乱。此诗写作时,战乱尚为结束。(杜鸿渐约六月到达成都,之后安抚各路军阀以息战。)由于自己如“薄云”如“孤月”,如果是鹳鹤追飞,俺可以欣赏可以讴歌,面对豺狼争食俺无力回天。此诗四联皆对。情景交融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